在常州与天合光能相遇几乎是命中注定的事。
因为,我那“貌美如花”,“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娘子出生于常州,毕业于省常中。
因为,我那“貌美如花”,未来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公主出生于常州。
于是,2011年底,我调研常州科技城期间,第一次了解到天合光能。(感谢管委会陈书记费心安排调研)。
于是,有了我多次回常州探亲期间与天合光能的不断交流。
天合光能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签订,高纪凡认定太阳能事业的前景,创立天合光能公司。
对于我这个博士后两年时间专门研究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学者,对于我这个曾花一个半月时间研读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第五次评估报告英文报告的学者来说,很难不对这样的一家企业产生共鸣!
感谢天合光能公司聘请我担任公司顾问,共同推进太阳能事业,共同推进能源革命事业。
与光同行,诚就梦想!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奋发,斗志昂扬!”
我们一同走在能源革命的大路上,意气奋发,斗志昂扬!
欢迎能源革命的更多战友们!
我们一起走上能源革命的大路!
苏商全媒体策划的天合光能的这篇文章,我学习了很受益,在公号转发,以示支持。
附上5月份我参与天合光能20周年纪念活动所写调研报告。
天合光能能源物联网论坛实录
何继江
40年,岁月不惑!2018年,“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声音振聋发聩,掀起改革开放升级版的历史变革。
战鼓鸣而良将起,剑气冲而壮士立。江苏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广大苏商的杰出贡献,走进新时代新征程的江苏大地更需要广大苏商发扬改革开放精神。今天,站在历史的新征程上,展现中国商界最低调务实的群体,倾听苏商大佬的内心,讴歌奋斗者的荣光,这是我们在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最想做的事。
苏商全媒体特别策划“改革开放40年40人”系列专题,以不同代际、不同领域的40位代表性苏商,致敬波澜壮阔的40年。
今天推出的是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
1997年,高纪凡创立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国早期登陆美国纽交所上市的太阳能企业之一。作为改革开放40年来的亲历者与参与者,高纪凡深感改革开放给中国能源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截至2017年底,天合光能组件累计总出货量突破32GW,全球排名第一,在每块组件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将太阳光转化成的电力相比于火力发电,一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200万吨。
一个技术型企业家的诞生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地释放,社会各界经商热情高涨。大规模的“下海”潮出现在90年代,但在80年代时,已经有一批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知识分子先知先觉,投身创业,探索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新路。联想、华为等都发端于这个年代。
1988年,在时代的召回中,刚刚获得吉林大学量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的高纪凡,因为相信“中国不缺写书做学问的人,缺的是把知识转化成财富的企业家”,而放弃了去美国伯克利大学读博士的机会,走上了创业之路。
他先是钻到广东的一间陋室里,开发出8个填补国内空白、替代进口的化工新产品,成就了“下海”后的第一个精彩。
后来听说欧美国家已在使用一种新的建筑外装饰材料——氟碳铝板幕墙,高纪凡就下决心不惜重金引进。这种产品所具备的优越性能和市场竞争优势,当时连很多建材专家都不甚清楚,但嗅觉灵敏的高纪凡却决心要吃这个“螃蟹”,做把氟碳铝板幕墙这个新产业引入常州的第一人。
其实不仅仅是常州,当时除了深圳有一家外资企业外,内地还无其他企业进入这个新兴行业。
1997年,在常州回乡创业已有所成就的高纪凡,从当时的《京都议定书》及美国克林顿政府“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敏锐地关注到,利用太阳能技术打造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市场前景和社会效应都无可估量。
当年,高纪凡创建了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最初计划是建立一家太阳能光伏系统安装公司,专门为中国各个地区提供太阳电能。天合光能20年传奇自此拉开帷幕。
风雨中逆势成长为新龙头
在高纪凡的创业初期,天合光能负责建设西藏的“西部无电乡通电工程”。他说:“当西藏的孩子们看到电灯,看到电视的时候,那个眼神让我终生难忘,充满了惊奇,充满了希望。当这件事发生以后,我感到太阳能对老百姓有巨大的作用,便由此铁了心要把一生献给太阳能。”自此,天合光能“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使命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创新一直是天合光能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对技术的投入与积累,使天合光能顺利渡过了行业洗牌期,获得后续发展新动能。
20世纪初,德国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光伏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带动全球光伏需求大幅增加。不少中国光伏企业从中获得了丰厚的收益,并不断加大投入、扩张产能。
然而初期我国光伏产业主要集中于中游的组件领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含量并不高。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公司、新资本疯狂涌入,行业产能逐渐过剩,价格战频发,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加之欧美国家出台“双反”,从2009年开始,国内光伏行业逐渐出现经营困难,并在2011年行业大洗牌,曾经的龙头如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相继破产。
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当别的企业赚到钱后大肆扩张产能时,天合光能反其道而行之,在扩产能上控制节奏,在研发上加大力度。
“2010年,我们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建立了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纪凡称,“当时很多企业把几十个亿甚至上百亿全去投产能,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搞科技创新。”
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凝聚了来自全世界顶尖的专家和人才。至今,该实验室在光伏电池和组件的转换效率、输出功率方面创造和刷新18次世界纪录,发明专利居中国之首。
在行业洗牌后的2014年,天合光能厚积薄发,组件总出货量为3.66吉瓦,在逆势中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供应商,并获得由权威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ÜV颁发的2014年“莱茵之星光伏组件奖”。2015年天合光能组件总出货量为5.74吉瓦,出货量蝉联全球第一。
“忘了第一,走入更大的领域”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一个永葆活力的企业永远不会满足于已有的成绩。
在蝉联出货量全球第一之后,曾有媒体将一个尖锐的问题抛给高纪凡:“光伏行业过去一直有个现象,不少企业干到‘第一’后往往两三年就会松下来。所以你现在干到‘第一’了,你怎么看?”高纪凡的回答是:“我们要忘了这个‘第一’,走到一个更加大的领域去。”
这个“更大的领域”就是智慧能源及能源互联网。天合光能提出,未来将依托自身在光伏组件制造及光伏电站开发运维等方面的优势,全力以赴实现战略转型,从全球领先的太阳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向光伏智慧能源及能源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迈进。
“能源互联网有三万亿的市场规模,这对天合光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高纪凡称,在刚刚开启的3.0时代,天合光能将致力于成为全球能源物联网的引领者 。转型虽然刚刚开始,但已初见成效。
在智能微网方面,由天合光能规划设计的合肥“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名单,成为国家级能源互联网试点工程,该项目也获得“年度最佳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奖”。
在智能制造方面,天合光能引入阿里云ET工业大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生产工艺,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千万利润空间的可能。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浪潮下,天合光能将积极构建其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推进经营管理和商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营收,降低成本,创造新的市场空间。这些能力的建设,是实现我们成为全球最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和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基础。
从基础,平台,软件到团队与数据治理,天合光能也在积极与领先的互联网和数字化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软银,华为以及IBM进行合作,努力将使天合在万物互联的智能化时代继续保持领先,成为天合3.0时代的新动力。
同时,二十年后,天合光能重启 “百万光伏屋顶计划”。自2017年起,光伏家用市场是天合光能的重要布局,推出了全球首个家用光伏品牌——天合富家,也意味着在天合光能的带领下,中国的家用光伏市场进入了品牌化的发展。
天合3.0时代,公司将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和能源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未来,天合光能要成为全球能源物联网的引领者。
曾经的辉煌是天合光能与中国光伏产业风雨兼程最好的见证, 而站在新的历史节点,高纪凡带领的天合大船将再次扬帆起航,带着“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历史使命,未来更加令人期待。
正文来源 | 天合光能
2018年3月22日,高纪凡与何继江。与光同行,诚就梦想
结语:
今天13:50将登机飞往瑞典斯德哥尔摩,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清洁能源拔尖创新人才项目的成员之一开始为期三个月的访学活动。期间,我将撰写“瑞典零碳梦想”专题调研报告,敬请期待。
瑞典零碳梦想01:我们这一代终结化石能源
瑞典零碳梦想02:韦斯特拉市的清洁供热体系
瑞典零碳梦想03:清洁供热体系中的蓄热罐
能者无疆:赴国际应用能源创新研究院参观学习
2018年9月1日中午于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
公众号简介
这是何继江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也发布志同道合者的原创文章。
推进能源革命,建设能源互联网,普及绿能,淘汰碳能。
何继江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博士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博士后
启迪清洁能源研究院副院长